方振同学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读书“读”的过程和听书“听”的过程,最大的区别是读和听过程中对“思”这一步骤的处理方式,也是导致最终效果差异的原因。尽管信息都是要进入大脑,加工、留存、调用,但听是被动,通常是一个恒定的速度,不方便随时调节速度以适应大脑对信息的输入。读是主动,就好多了,遇到重要的、不熟悉的信息,可以很方便的放慢速度,甚至停下来,给大脑思考的时间。
风中的花朵
听书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,朗读者(无论是AI还是真人)的情感表达会直接影响听者的感受,使其难以形成独立的认知。此外,听书容易受环境干扰——音量过小会影响听力,而分神时又不得不回听,破坏阅读的流畅性。相比之下,读书是主动探索的过程,你何时读,何时停,何时快,何时慢,都自己说了算,指尖摩挲书页的触感、油墨的清香以及文字在眼前流动的体验,都能带来更深刻的精神享受。在阅读的世界里,你始终是真正的主人。
任谦谦-
听书绝对算“读书”,只要是认真听的。有时候听书甚至能比读书更细。因为读书可以一目十行,观其大略,但听书是强迫你每一个字都不能跳过。